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混合式教学能力提升改革案例及成效
北京舞蹈学院是一所以高素质舞蹈人才培养、高水平舞蹈理论研究和作品创作为主要任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。学院前身为北京舞蹈学校,始建于1954 年,是新中国第一所专业舞蹈学校。1978 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北京舞蹈学院,隶属于文化部,2000年划转北京市人民政府。学院具有学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,是中国唯一一所专门化的舞蹈教育高等学府,也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、专业设置全面的知名舞蹈院校,被誉为“舞蹈家摇篮”。
改革过程
前期的充分调研
  • 前期的充分调研
    研究角度:业务流程再造。研究教务管理业务流程再造理论、目标、原则、方法、实施、评价等问题,实现教学管理实践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。
    设计角度:先进架构设计。通过信息化视角下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复杂性分析,研究由此产生的非功能性需求,及相关解决方案。
  • 人才培养一体化
    利用技术打破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壁垒,将人才培养作为一个连贯的整体来组织教学和教务管理工作,营造贯通培养的教育环境,搭建学习、科研连续的培养路径。
  • 资源利用最大化
    基于统一的教学数据库和资源共享机制,实现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,如教室、实验室等硬件资源的共享,将资源科学、合理的流转和应用,极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。
  • 业务管理科学化
    采用构件技术,模块化设计,根据不同业务管理的需求,松散耦合、个性化构建教务管理环境;利用智能算法辅助排课、排考、智能化信息推送等管理业务,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和业务管理水平;开放、共享的数据管理,助力院校数据分析与决策。
  • 师生服务便捷化
    通过整合和优化教学资源,师生可无感化的利用和共享资源,简化办事流程,提高办事效率,全面提升应用体验。
  • 运维服务专业化
    运维服务采用“科研-教学-产业”融合创新模式,组建专职教学与管理推进应用服务团队,一对一支持服务、档案化管理,为院校提供不间断更高水平的软件系统和更高质量的支持服务,以形成良性循环为院校是信息化建设提供专业。
改革的动态化实施
  • 动态化实施主要体现在“项目合作、联合定制、实践完善”。
  • 鉴于教育管理软件处于发展初期,普遍生命周期短的特征,加之教育教学政策不断发展变化,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,所以我们摒弃了传统的软件产品的概念,按照“项目合作、联合定制、实践完善”的项目定制构建方式开展工作。同时,考虑到项目所包含的业务软件系统多、涉及部门广,同时有时间要求、软件性能和功能要求,为保证和推动项目按期保质保量完成,建议项目组联合办公。在系统的需求分析、数据初始化与数据迁移、软件定制、磨合试运行、深化应用等阶段均实行双方人员联合办公制。充分交流讨论,及时了解和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。
  • 在系统应用过程中,无论是教育管理政策的调整,还是学校管理制度的改革,都会对系统产生新的需求,要求系统具有灵活扩展的特性。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在整体设计上充分考虑到这一点,系统灵活性大大提高,能够适用于多种教学管理模式。
改革成效
结合北京舞蹈学院高素质舞蹈人才培养目标及智慧校园建设规划,学院于2012至2020年间陆续面向本科教育、研究生教育、中职教育和继续教育等不同培养层次构建教学与管理信息化系统。
  • 形成了
    “中职、本科、研究生、继续教育学历教育”相融合的“标准规范、资源共享、教管一体、培养贯通”的信息化支撑环境;
  • 建成了
    “中职、本科、研究生、继续教育学历教育”一体化培养管理体系,融合多种教学模式,对学生、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网上教学和管理活动提供全方位支持;
  • 实现了
    管理信息化与教学信息化并举,管理、教学、资源共享和服务并重的管理新模式
底层技术
一体化教育教学综合支撑环境
AI助力,科技赋能,开启教学新时代。优慕课依托清华大学教育技术学科背景,应用数字化学习先进理念和最新成果,构建一体化教育教学综合支撑环境,聚焦多模式混合教学改革、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、一体化大数据服务,从课程设计、课程建设到教学评价与诊断,全链覆盖,全程赋能,工具、流程、权限自由配置,个性化至上,应用为王,将数据分析、智能推荐、自动化处理等AI技术与教学平台深度整合,旨在实现教育教学的高效化、智能化和个性化。/省级教学名师组建“优慕课百人讲师团”,系统化推进面向教师、针对课程改革的研修服务,同合作院校一道利用数字技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,促进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,引领教师变革课堂教学模式。十年不懈坚持,先后有137所高校职校、207个班次、6000余名教师参与其中并取得突出成效。
服务对象
  • 本科院校
  • 研究生院
  • 高职(大专)院校
  •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院
  • 开放大学
  • 中职学校